鄱阳年俗:大年三十晚上的火,元宵十五夜里的灯

搜狐焦点家居南昌站 2021-02-27 15:25:16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在旧时鄱阳,传统春节是以除夕夜的鞭炮开始,以元宵夜的彩灯收尾。一个个震天动地的声响,一个个绚丽夺目的色彩,体现鄱阳人迎接新春的喜悦心情。 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,鄱阳街上人一般叫做“赏灯”、“闹元宵”。无论是一个“赏”字,还是一个“闹”字,都体现了鄱阳人过元宵节的张扬劲头。 舞龙灯 在鄱阳,正月十三,就

在旧时鄱阳,传统春节是以除夕夜的鞭炮开始,以元宵夜的彩灯收尾。一个个震天动地的声响,一个个绚丽夺目的色彩,体现鄱阳人迎接新春的喜悦心情。

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,鄱阳街上人一般叫做“赏灯”、“闹元宵”。无论是一个“赏”字,还是一个“闹”字,都体现了鄱阳人过元宵节的张扬劲头。

舞龙灯

在鄱阳,正月十三,就有头灯。这一天,鄱阳的大街小巷,到处都是龙灯。

  “龙”作为吉祥的化身,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,因此鄱阳人民用舞龙的方式祈祷神龙庇佑,以求得风调雨顺,四季丰收。

  鄱阳人用竹篾、铁丝,绸缎或布匹制作彩龙取乐,表现欢快的心情,到现在“舞龙灯”在鄱阳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优质、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。 

  鄱阳人迎龙灯的喝彩话:“龙头进门笑嘻嘻哦,拿把剪子剪龙须哦,剪了龙须生贵子哦,生了贵子中状元哦,状元中的好哦,喜事又来了,恭喜老板发大财哦,龙头转弯哦,金子银子堆满山哦,龙头转角哦,金子银子堆满桌哦!”

蚌壳灯

蚌壳灯是鄱阳渔民一种表现丰收的民间舞蹈。

  蚌壳灯又称“蚌壳舞”,剖竹扎成两片蚌壳,以布或纸蒙成,再画上罗纹,以青年男女扮演。

  女的装成小旦,躲在蚌壳内,时开时合,甚为漂亮,鄱阳人称她为蚌壳精;男的装扮成打渔翁,头戴草帽,肩背渔篓手执渔网,称他为打网的老翁。

  渔翁捕不到蚌壳精,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;蚌壳精逃捕,表现出调皮自豪的情感;最后以渔翁用出其不意的手段网住蚌壳而结束。其间只配锣鼓制造气氛,没有唱词和对话,演员用哑剧形式表演。

节节高灯

节节高灯兴起于南宋时期杭州、扬州等地,后来传至饶州,主要聚结地在旧时鄱阳茅园关帝庙一带。

  明清时期茅园里为饶州城内妓女聚集的地方,旧时当地居民多数为贫寒人家,一直受到歧视。强烈的自尊心,促使他们借传统节日一泄不平。

  于是,他们将学龄前儿童扮演群众所喜爱的古代或传说人物,以乘肩的形式,立于人头之上,在张王庙、茅园里一带,舞之高潮,鼓乐鞭炮齐呜,前有火把开路,伴以“咦嗬嗬”呼声助兴,吸引了数万名市民前来观赏,现场热闹非凡。

  茅园里节节高灯,阵容庞大,人物可爱,是鄱阳人元宵佳节最爱观赏的灯彩之一。

珍珠龙灯

珍珠龙灯,在鄱阳又称香灯、秆把灯、草龙灯。流行于鄱阳城高门坡七胜庙,属于宗教神灯之类,传为七胜爷驱魔镇邪之用。

  龙身9节至13节,每节2米长,以稻草捆扎连接,每1节插神香100支。夜晚点香后,龙身有如万颗珍珠镶嵌其上,因此而得名。

在农历正月十三日起灯,游灯3天,元宵十五深夜消灯。

板桥灯

  板桥灯,又称板龙灯、太平灯,新中国成立以前流行于鄱阳城解放街上首张王庙钟家巷油榨行业。

  其形式以一条长木板为托板,上扎各种飞禽走兽,如麒麟、老虎、豹子、凤凰、百灵、八哥等。麒麟打头,象征吉祥如意,后随百兽、百鸟、示意百业兴旺,也有扎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,以示六畜兴旺,或扎瓜、果、稻、粟等,以示五谷丰登,还有各节板上扎戏文、西游记、三国、梁祝、八仙过海人物等。

  灯的长度以人数推算,每人一节(一板),多者200余节,少者100余节不等,龙头在前,龙尾在后,蜿蜒数里,蔚为壮观。

  板龙灯,规模宏大,很少单独游行。在鄱阳城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、1949年新中国成立、1956年“三大改造”完成,鄱阳人庆祝胜利举行,此后基本消失,颇具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艺术的板龙灯,在鄱阳街上很少看到。

鱼龙花灯

流行于渔村管驿前、姚公渡和水府庙,属于太平灯之类,由多种灯彩组成,形式多样,传说原有24种灯彩组合。

  一般有鳌鱼灯(头灯),牌灯(上书“水府庙太平灯”字样),四季鱼灯(包括各种鱼灯),虾、蟹、螺、蚌、蛤蟆灯、狮灯、船灯、车灯,具有浓郁的鄱阳湖水乡风格。

鱼与“余”同音,有生活富裕、年年有余的含义。鱼灯巡街游行,既是鄱阳人民对母亲湖鄱阳湖的感恩,也表达了祈求丰收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。各种神幻型鱼灯还有祛邪驱恶的寓意,是旧时湖区人民丰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。

古古子灯、飞机灯

在上个世纪90年代,鄱阳街头每逢元宵佳节,都有很多纸扎彩灯,可以说鄱阳人过元宵充满了文化艺术气息。

  90后前的一批鄱阳孩童,都肯定有拿着纸扎灯彩到鄱阳人家迎灯的儿时记忆。

  那时鄱阳最流行古古子灯和飞机灯,在鄱阳古古子灯、飞机灯与鱼灯贝壳灯都相同,篾扎纸糊,涂以色彩,不同的只是形状。

  古古子灯喝彩的话:“古古子灯,圆又圆,不赏蜡烛就赏钱,跟你老板拜个年,恭喜老板发大财!”

  飞机灯喝彩的话:“飞机飞的你屋里来,你屋里要发财,发财又发福,明年做新屋,新屋做的好,喜事又来了,恭喜老板发大财!”

  飞机灯还有个喝彩的话叫:“飞机飞过河,恭喜你屋里个崽讨个好老婆,飞机飞过海,恭喜你屋里生个好崽!”

抬 灯

在鄱阳,抬灯,又名抬阁,多以“梁祝”、“西厢记”、“牛郎织女”、“嫦娥奔月”、“观音赐福”、“八仙过海”等戏文为内容,扎装饰楼台、亭阁、月宫、山水等相应的布景作为抬座,安上10人抬架组成。

  抬灯出游时候,伴以细吹细打管弦乐,给人以一种优美感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,鄱阳城内工商行业皆盛行,如今很少看见。

狮子灯

 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,鄱阳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。

  狮子灯上场舞者头戴面具,手舞兵器,服装也有特色。舞蹈中间有独舞和一部分武打动作。动作粗犷幅度大,具有晃胯、扭腰等特点。有些动作属于即兴表演,转身、走步、武打等动作均有一定的随意性。舞者高兴时,只要鼓声不停,可随意反复,有时要长达两小时左右才能跳完,直至舞得精疲力尽。

  狮子为百兽之尊,形象雄伟俊武,给人以威严、勇猛之感。鄱阳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,认为它能驱邪镇妖、保佑人畜平安。所以鄱阳人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,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,事事平安。

赏香灯

“一根香,银花边,不赏蜡烛,就赏钱。”

  银花边,指的就是银元,是近代中国的货币。在鄱阳,每逢元宵佳节,一些街上买不起纸扎灯彩的贫困孩童,为了在元宵节过把灯瘾,便在家中拿上几根拜佛的香点燃,三五个小伙伴成群相邀,凭着嘴上的功夫,挨家挨户送彩讨赏,旧时有些大方人家,也给几毛钱、有些也给蜡烛、香等。

  旧时赏香灯,可以说是饶河两岸鄱阳人过元宵独有的文化习俗,在元宵晚上,鄱阳解放街家家户户点燃蜡烛、香火庆佳节,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自家房间厅堂四壁、墙角、磉墩上,到处插满线香、小蜡烛,屋里屋外都灯火通明,缭绕着香雾和郁郁的香味。

  在鄱阳,元宵十五晚上的灯火通明寓意新的一年前景光明。如今,赏香灯元宵节特有的文化习俗景观,随着鄱阳老人的逐一老去被淡化,考虑到安全问题,已不复存在。

  “大年三十晚上的火,元宵十五夜里的灯”这是鄱阳人的俗语。元宵佳节,鄱阳这些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灯彩,深深的植树于鄱阳湖区域,为世代鄱阳人民所接受、传承和推崇。它即是民俗遗存,也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的具体表现,彰显了悠远厚重的古饶州文化底蕴。

  在鄱阳,有“元宵圆消”之说,这一夜鄱阳人都还是在吃。只是鄱阳的灯彩,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辉煌和丰富!发展鄱阳元宵灯节文化旅游,保护和传承鄱阳灯彩民间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,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地方民俗文化,探索更多保护鄱阳灯彩文化的保护策略,保证其可持续发展。

出 品:鄱阳县文广新旅局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